鞋子幫面材料耐磨測試方法及要求(TABER耐磨試驗法)
隨著鞋子質量不斷提升,鞋子幫面耐磨測試在鞋子檢測中必不可少,從而可體現(xiàn)鞋用材料表層是否破裂、紗線斷裂、涂層損失、顏色變化、光澤度損失、起毛起球、亮度改變或表觀上的其它變化。
適用范圍:鞋用材料TABER耐磨試驗機適用于天然皮革、人造革、合成革、涂層織物、移膜革、紡織品等鞋用材料耐磨性能的測試。
試樣制?。?/strong>取3個直徑為106mm的圓形試樣,中心位置取6mm和圓孔,應確保試樣表面平整、無折痕或起褶。避免試樣在操作過程中沾到水、油脂等。
試驗原理:被測試樣放置在一個旋轉平臺上,通過旋轉平臺帶動其上方的兩個摩擦輪滾動,摩擦輪在一定負荷下與試樣進行旋轉摩擦運動來磨損試樣。一個摩擦輪朝外。另一個摩擦輪朝內摩擦試樣。磨耗痕跡為一個重疊的環(huán)形。經(jīng)過規(guī)定頻率及摩擦圈數(shù)后,通過外觀評估試樣的耐磨性能。
測試儀器:XK-3017TABER耐磨試驗機又稱旋轉平臺雙頭磨耗機
儀器結構:該儀器由一個旋轉平臺、一個可拆卸的平整圓形試樣夾,一對裝有砂輪的支撐壓桿、電動機真空吸嘴和吸塵裝置、計數(shù)器等組成。
主要部件:
1、旋轉平臺:試樣夾持于其上并進行水平旋轉,轉速為(72±5)r/min.
2、支撐壓桿:位置對稱的兩個支撐臂,分別帶有砂輪,可抬起或放下,試驗時放下壓桿使砂輪與試樣表面接觸,此時每個壓桿包括砂輪對被測試樣施加250g的負荷。
3、砂輪位置:兩個砂輪與試樣旋轉平臺的中心位置的距離是相等的,砂輪內側邊沿距試樣旋轉平臺的軸心26.2mm。兩個砂輪分別通過軸承平行安裝在支撐壓桿末端,砂輪的軸與水平相平行,當試樣平臺旋轉時,帶動砂輪借以磨耗試樣。
4、真空吸嘴和吸塵裝置:試驗時真空吸嘴位于被測試樣表面上方,后端連接吸塵裝置用于吸附砂輪與試樣摩擦產(chǎn)生的灰塵。
5、負荷調節(jié):通過增加負重塊改變砂輪作用于試樣上的負荷。每個砂輪作用于試樣的負荷可從250g增加到500g以及1000g.
6、砂輪規(guī)格:寬度12.7mm,直徑51.6mm。根據(jù)材質及磨損級別推薦選用下列兩種型號的砂輪:CS17和H18.砂輪應定期進行修復或清潔。其頻次依據(jù)砂輪表面磨損程度、試驗材料類型和使用頻率等綜合情況確定。
7、輔助裝置:
砂紙(硅碳類、E150級)或其他砂輪表面修復裝置:用于修復不均勻的砂輪表面。
刷子:用于清理砂輪表面的顆粒。
試樣固定片:較小厚1.0mm,在需要時起黏接作用,以保持試樣的硬度和平整度。
灰色樣卡:符合GB/T250規(guī)定
測試用砂輪的選擇:
1、即使是同樣型號的砂輪,其磨損強度也存在差異,因此試驗前應通過砂紙打磨、磨損測試等方式對砂輪的適用性進行評定,應選擇在同類試樣上磨損結果相差較小的砂輪。
2、為了提高鞋材測試結果的穩(wěn)定性和可比性,根據(jù)試樣種類推薦選擇砂輪型號如下:輕、軟、薄型材料選用摩擦強度相對低的CS17型號砂輪,實、硬、厚型材料選用摩擦強度相對高的H18型號砂輪。
結果表示:鞋用材料的耐磨性能用表面磨損情況與表面顏色變化情況評定
試樣表面磨損情況分5級:
5級:無明顯磨損或變化
4級:輕微磨損,如亮度改變。印花部分磨損,涂層僅淺表面受損等
3級:中度磨損,涂層受損,光澤度損失、起毛起球等
2級:重度磨損,表層破裂、中間層或泡沫層受損、紗線斷裂等
1級:嚴重破壞,如露出底基、底基破損等
試樣表面顏色變化情況,根據(jù)GB/T250規(guī)定的等級進行評定。
鞋子幫面材料耐磨測試步驟:
1、將試樣正面朝上通過夾持裝置平整固定在旋轉平臺上,對于厚度小于1.2mm的試樣,應通過在試樣背面使用雙面膠粘貼試樣固定片的方式,使試樣平整固定在旋轉平臺上。
2、將準備好的一組砂輪安裝在支撐壓桿上并選擇適用的負荷。負荷根據(jù)材質、厚度等固定選用500g或1000g。
3、將支撐壓桿放下使砂輪與試樣表面接觸。連接并打開吸塵裝置,啟動儀器并按計數(shù)器設定的旋轉圈數(shù)進行操作。旋轉圈數(shù)如無特殊規(guī)定統(tǒng)一采用500r.
4、達到設定圈數(shù)后停機,輕輕取下試樣,檢查并記錄試樣的磨損情況,并用灰色樣卡評定試驗區(qū)域內的顏色變化。
5、更換試樣重新進行以上操作步驟,并對3個試樣的檢查結果進行綜合評定, 以磨損程度較嚴重和變色評級數(shù)較低者作為評定結果。
注:向科儀器專業(yè)生產(chǎn)皮革、制鞋檢測設備,如貴司有需求請隨時致電我司,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!因為專業(yè),所以值得信賴!更歡迎客戶光臨我司考察恰談!